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嘉義嗅貧窮之育幼院

         現今社會上有許多幫助弱勢團體的基金會或機構,這些團體的願景相當簡單,只是為了創造一個和諧安詳的社會,為了這個目標,他們到處籌措資金、尋找資助單位。在新聞上聽聞到這些團體時我們總是匆匆一瞥,並不會深刻到想要更加了解;今天,我們便從身邊的機構出發,電話專訪「財團法人嘉義市私立修緣育幼院」,試著深入了解此團體。
              
關於修緣育幼院,民國七十六年元月七日,道濟古佛聖誕紀念當日,修緣育幼院秉持著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精神,結合了地方各界人士之力,創辦嘉義地區第一所育幼院,他們收容來自各地亟需社會關懷的兒童,希望能夠共創一個更加祥和的社會。       
對他們而言,這不單是個願景,更是一種使命,他們希望收容孤苦無依之兒童,在提供正常家庭模式的教養下得以培育出身心健全,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此外,也幫助陷入困境之家庭,進行家庭重建,以改善兒童與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種種社會問題。       
全台灣的孩童他們都願意收留(218),並且24小時等候,只要申請,藉由縣、市政府的社會局轉介即可。他們主要協助辦理緊急、短期的安置和長期收容教養。短期安置的可能性為父母患有短期無法復癒之疾病,或是家裡徒遭逢經濟、災害、意外等變故,無力照顧孩子;長期的可能性則是父母其中一方為殘障失去工作能力者,或父母入獄無法扶養孩子等。       

而他們的資金來源為政府補助的安置費,以及舉辦活動時向政府主管機關申請的資金,還有社會上善心人士的捐款       ,據院內康社工所言,育幼院的開銷主要分兩部分,一為人事成本,二是小朋友的生活開銷。雖然無法讓小孩有著非常優渥的生活,但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不成問題,並沒有像社會上許多團體面臨資金不足要倒閉的狀況。

據王社工所言,孩童們的生活作息都是經由院方安排的,學齡兒童會去附近的學校上學,放學後回到育幼院,孩子們情緒狀況大多算穩定,只是有時候因為生活環境的大變動,突然從家裡到育幼院生活,難免會有些無法適應,會將情緒壓抑在心裡,突然用激烈的方式(例如罵髒話、跑出育幼院等)發洩情緒,甚至有時只是想引起意。
       

送入育幼院的孩子大多是因為父母入獄,而入獄原因大多為吸食毒品。毒品患者常會為了要買一包毒品解癮而耗盡錢財,他們承受不住不吸毒的痛苦,在極端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無法像一般家庭照顧孩子、甚至孩子連飽餐一頓都成了嚴重問題,如今這樣的例子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,花在毒品上的錢可能是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。在政府評估這些孩子的生活狀況後,決定將他們送入育幼院,試著讓他們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。

社工也提到,孩童在滿18歲後須轉至自立宿舍,院中設有離院生基金,可以申請,幫助他們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。孩童們被送進育幼院是因為原生家庭落在貧窮線下,無法撫養他們,相對其他一般孩子,他們是屬於弱勢的一群,要獲得其他資源比一般孩子困難許多,所以大部分的離院生因其學歷不高,大多只有國高中畢業,無法找到好的、穩定的工作,育幼院也不可能輔導他們至成家立業,離院生依舊無法脫離貧窮線。


電訪後,我們發現儘管社會現今存在著許多像修緣育幼院這樣的機構,在他們的輔導和幫助下,出來的孩子仍無法過著普通人的生活,三餐溫飽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稀鬆平常的事,貧窮帶給他們很大的心理壓力。社會的資源主要掌握在地位較高的人手上,階級複製導致沒有垂直流動形成階級僵化,他們也無法打破此種狀況,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